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1315號
媒介話題中的觀點,學術視角下的時評。
「不管是“通話膨脹”還是“通話緊縮”,人們迫切追求的,一直都是語言的高效性?!?gt;>>如今的互聯網語言
「電子木魚的流行更像是一種集體的焦慮轉移,而非真的要把個人生活全都交給賽博佛祖?!?gt;>>什么年代了還
「“發瘋文學2.0”本身充滿了消極的情緒表達,但是在消極如隆冬的文字背后,是每個年輕人身上不可戰勝的
「“你的孩子,其實不是你的孩子”,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?!?gt;>>孩子當寵物養的大閘蟹被
「這場關乎“該怎樣做一名好老師”的開卷考試,給予了初登講臺的00后們充分的發揮空間?!?gt;>>“把消息
「死你都不怕,你還怕愛?我上哪里去找愛?」>>>10月16日,愛奇藝“狂花系列“首部作品《搖滾狂花》
「需要警惕的不是美與丑的強行對立,而是被引導后局限的審美觀念?!?gt;>>“那咖啡你沖不沖?”“沖沖沖沖
「“文化富人”和“文化窮人”之間因為審美趣味的不同形成了社會區隔,雙方的隔閡在下定義和被定義的過程中
「我們追求權利,是為了讓更多人擁有自由,而不是讓被凝視的人成為新的凝視者給人帶上更多的桎梏?!?gt;>>
「當“神之一手”等價于“勝率來到了98.5%”,畫龍點睛被視為像素點的完美排布,柯潔直播中所言“極度
「每個人都在18歲的年齡,拿著機票在這個世界尋找自己的位置?!?gt;>>"上一秒我還在那里哈哈大笑,下一
葉克飛專欄
山東省級新聞網站 青島生活服務門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