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 月 28 日,官方公布重磅消息,北京、上海、廣東三地迎來重大人事變動,三省市重要職務先后調整。
殷勇接替陳吉寧出任北京市副市長、代理市長,陳吉寧接替李強兼任上海市委委員、常委、書記,黃坤明接替李希兼任廣東省委委員、常委、書記。
此番調整中,有省級干部是首次跨省履職,準 "70 后 " 刷新最年輕全國省級政府 " 一把手 " 紀錄。
最年輕省級政府 " 一把手 "
10 月 28 日,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四次會議決定,接受陳吉寧辭去北京市市長職務的請求,殷勇任北京市副市長、代理市長。在此之前,殷勇擔任北京市委副書記。
公開資料顯示,殷勇,男,漢族,1969 年 8 月生,湖北武漢人,1994 年 5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1997 年 1 月參加工作,研究生畢業(清華大學系統工程專業),工學博士。
早年間,殷勇在國家外匯管理局工作。2015 年 8 月,他調至央行工作,次年年底出任央行副行長。
2018 年 1 月,殷勇轉任北京市副市長,當年 12 月躋身北京市委常委。今年 6 月,在北京市委換屆中,殷勇新當選為北京市委副書記,至此番履新。
此番履新后,現年 53 歲的殷勇成為全國 31 省區市中最年輕的省級政府 " 一把手 "。
此前該記錄的保持者是福建省省長趙龍,他生于 1967 年 9 月,遼寧盤錦人。趙龍曾任自然資源部副部長,福建省委常委、廈門市委書記等職,2021 年 10 月履新福建省代省長,今年 1 月去代轉正。
學者型官員履新
10 月 28 日,上海市召開全市領導干部會議。中央組織部部長陳希出席會議并宣布中央決定:李強同志不再兼任上海市委書記、常委、委員職務,陳吉寧同志兼任上海市委委員、常委、書記。
直至此次調赴上海前,與殷勇一樣,陳吉寧一直在北京任職。
同一天,陳吉寧辭去北京市市長職務,赴上海任市委書記一職,殷勇則接替陳吉寧出任北京市副市長、代理市長。
陳吉寧是典型的學者型官員,他本科和研究生均就讀于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,獲得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理學博士學位后回清華大學任教。一路從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副主任到大學校長,陳吉寧在清華大學工作了 17 年。
2012 年,陳吉寧正式接棒顧秉林,以 48 歲的年齡開始了他清華大學校長的生涯,這也讓他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二年輕的清華校長。1952 年蔣南翔接任清華大學校長時年僅 39 歲。但因陳吉寧當時并非院士,曾引發輿論關于名校校長是否應為院士的討論。
2015 年,陳吉寧從學界轉入政界,出任環境保護部 " 掌門人 "。有接近環保部高層的人士表示,陳吉寧無論在業務還是專業等方面,都普遍得到認可,有著很好的口碑。
在環境保護部任職兩年多后,2017 年 5 月,陳吉寧出任北京市委副書記、副市長、代市長,并于 2018 年 " 去代轉正 ",任北京市委副書記、市長,直至今次調赴上海。
關于學者型官員的從政優勢,《人民論壇》曾刊文稱," 學者型官員 " 都是經過正規國民教育體系的嚴格遴選和高校、科研院所職稱考評體系的層層選拔,才能成為學術水平、科研能力合格的專家、學者。因此,在國家干部培養選任體系對其考察、選任之前,已經證明了其智力水平和知識儲備,可謂 " 學富五車 "" 才高八斗 ",有著出色的知識水平,在理解和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方面,具有很高的悟性和準確性。
中央地方交流任職
此次出任廣東省委書記的黃坤明,具有豐富的中央和地方任職經歷。
黃坤明 圖源:中國網
公開簡歷顯示,黃坤明是福建上杭人,1974 年 12 月參加工作。
1978 年,黃坤明進入福建師范大學政教系學習,畢業后成為福建省龍巖地委組織部干部。隨后十余年,黃坤明一直在福建任職,從龍巖地委組織部青干科副科長一步步被提拔為辦公室主任、永定縣委書記。1998 年,黃坤明任職龍巖市委副書記、市長。
1999 年,黃坤明 " 空降 " 浙江,歷任湖州市委副書記、代市長,嘉興市委書記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,浙江省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,浙江省委常委、杭州市委書記。
2013 年,黃坤明進入中央宣傳部出任副部長。直至調任廣東省委書記前,他一直在中宣部任職,曾擔任中央宣傳部主持常務工作的副部長(正部長級),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,中央政治局委員、中央書記處書記,中央宣傳部部長。
在中宣部任職期間,黃坤明曾多次在《人民日報》撰文,談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以及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。
在 10 月 28 日廣東召開的全省領導干部會議上,中央組織部部長陳希稱,這次調整是中央從大局出發,根據工作需要和廣東省領導班子建設實際,經過通盤考慮、慎重研究決定的。
對于繼任者黃坤明,前廣東省委書記李希稱贊其 " 政治立場堅定,政治成熟過硬,領導經驗十分豐富,政策理論水平高,全局謀劃視野廣,干事創業責任心強 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