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華社微特稿】美國《科學進展》雜志 28 日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,過去數十年,因氣候變化而加劇的熱浪天氣導致全球經濟損失數萬億美元,其中貧困國家代價最為嚴重,加劇全球貧富差距。
根據研究結果,1992 年至 2013 年,極端高溫導致全球經濟損失約 16 萬億美元。熱浪造成最富有國家的損失約占其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(GDP)的 1.5%,而由于多數較貧窮國家更靠近熱帶地區,熱浪使當地氣溫變得更高、影響更大,其造成的損失約占年人均 GDP 的 6.7%。
據法新社報道,熱浪造成的損失包括農業減產、衛生系統承壓、勞動力效率降低、基礎設施受損等。
研究報告作者之一、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教授賈斯廷 · 曼金告訴法新社記者,應對氣候變化最重要的是減少碳排放,從源頭上減緩全球變暖。" 我們需要適應現在的氣候,也需要加大投資以減緩氣候變化。"
全球多地今年夏季持續遭受熱浪襲擊,氣溫創歷史新高。世界氣象組織今年 5 月發布最新全球氣候變化更新報告預計,2022 至 2026 年間,全球年平均氣溫暫時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 1.5 攝氏度的可能性為 50%,且這一概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。此外,2022 至 2026 年間至少有一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的概率高達 93%。目前的最熱年份是 2016 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