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快報訊(通訊員 江勝男 記者 顧瀟)10 月 26 日,揚州動物園對園內的兩只大熊貓 " 撈撈 " 和 " 月亮 " 進行了秋季體檢,其中最難的項目是進行抽血檢查,為了讓大熊貓乖乖配合,飼養員足足訓練了兩年。而在獸醫抽血的同時,飼養員也準備了一大盆水果,不停地喂食以轉移大熊貓的注意力,最終成功完成了體檢。
大熊貓是我們國家的國寶,大熊貓的體檢是飼養員和獸醫最重要的工作之一。據揚州動物園管理科科長糜森州介紹,平常都會定期對大熊貓進行一些常規體檢,如身高、體重、口腔檢查等," 可以及時了解大熊貓身體的健康情況。" 而秋季體檢是大熊貓一年中最全面的一次體檢,首先,大熊貓飼養員要將每天對每只大熊貓的觀察情況提供給獸醫,這些觀察包括大熊貓的精神狀態、體態、進食、排泄物、休息活動等內容。獸醫還會對大熊貓進行檢查,包括檢查心率、呼吸、牙齒口腔黏膜、采血和糞便化驗檢查等項目,來綜合評估大熊貓的身體狀況。
大熊貓平時看起來呆萌可愛,但其實也比較兇猛。如何讓大熊貓乖乖接受體檢,特別是采血這個項目,飼養員們也是煞費苦心。在日常的飼喂過程中,飼養員會有意進行一些引導,如培養它的站立習慣(以測量身高)等。采血是體檢中難度最高的項目,飼養員平時一直在做抽血行為訓練。據糜森州介紹,要讓大熊貓學會接受抽血要分三步走,第一步是練習站,當飼養員拿著標志物在籠舍上敲擊時,大熊貓便會站立靠著籠舍。第二步是練習坐,飼養員將標志物漸漸放下,大熊貓也跟著坐下來。第三步是讓大熊貓向前伸爪放抽血臺上,接受抽血。
訓練大熊貓接受抽血需要花費很多時間,一開始大熊貓喜歡側身握住這個抽血臺,在飼養員的不斷訓練下,大熊貓慢慢就學會了手心朝上握住抽血架,這樣既方便了獸醫進行采血也減輕了大熊貓的痛感。據糜森州介紹," 揚州動物園的兩只大熊貓足足訓練了 2 年多才有了現在這樣的高度配合。" 但是,要想讓大熊貓規規矩矩地配合獸醫采血,仍然需要用美食吸引它們的注意力。獸醫在為大熊貓采血時,飼養員則準備了一大盆胡蘿卜和蘋果,讓大熊貓一次吃個夠。
據糜森州介紹,通過這次體檢可以全面了解大熊貓的身體情況,及時發現大熊貓的潛在健康隱患,做好預防。同時,可以對每只大熊貓制定針對性的營養方案,這樣就能更好地讓每只可愛的大熊貓健康成長。" 在野外生活的大熊貓,壽命在 10-20 年之間。而人工圈養條件下,可以活到將近 30 歲,足足翻了一倍。" 糜森州說,體檢是延長大熊貓壽命的重要保證。據了解,接下來,動物園還將為大熊貓進行心臟、量身高、稱體重等項目的體檢。
(通訊員供圖 編輯 高霞)